序化“空中蜘蛛网” 美化“乡村天际线”——杭州推进农村管线序化工作见行见效
发布日期:2024-12-17
浏览次数:
“房前屋后的蜘蛛网不见了,环境更美了,心里也踏实了。政府开展的农村管线序化行动深得民心。”近日,家住余杭区百丈镇半山村村民李老伯感慨地说:“以前村子里用于电力、通信、监控等不同用途的杆线随处可见,甚至交织一起,不仅不好看,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今年开始的农村管线序化整治,让我们村的天空更干净、更漂亮了。”
半山村只是杭州开展农村管线序化行动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根据浙江省开展农村管线序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杭州市建委坚持系统统筹、精准施策、长效治理的工作理念,全面启动为期三年的新一轮农村管线序化行动,今年4月,杭州市建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等六部门印发《杭州市农村管线序化试点扩面工作方案》,明确用2024-2026年三年时间,在全市不少于70%的行政村开展以清废杆、清废线、多杆合一、多箱合一“两清两合”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管线序化工作。
杭州市建委坚持“因地制宜、区分场景、提升功能、空间增效”的原则,提出符合整治区域场景特点的“四线”建设策略:对镇村道路、农田片区等区域重点突出建设“乡村文明有序线”,以序化管线为主要措施;对风貌区、村庄出入口等要求较高的区域重点突出“风貌提升美化线”,推进管线美化及架空线“上改下”;对公园、绿道、景区等核心区域建设“数智赋能智慧线”,探索在杆线上增设气象、环境检测等物联感知设备;对中心镇区、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建设“共同富裕幸福线”,探索在杆线上因地制宜增设电子屏幕、数字广播等复合功能。
在农村管线序化整治过程中,杭州市坚持靶向攻坚,立足实际找准突破点。各区县结合不同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萧山区以省级试点为契机,持续推进“两清两合”整治,打造农村管线序化的萧山样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绘就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在具体整治策略上,萧山区持续探索完善“1+1+4+N”治理模式,坚持“1”个行业单位牵头,1家强电4家弱电运营商多级联动,N个镇街落地实施的治理模式,推动政府与运营单位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逐步构建“申报、审核、管护、巡查、整改”全流程闭环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