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动态要闻

科技赋能 确保市政设施运行安全

夜幕来临,滨江大桥上重型装载车轰鸣。4月29日2时49分,江苏省南通市城市道路桥梁运维管理平台收到了一条超限超载提醒,抓拍到一辆车牌号为苏F的大货车的超载证据。

这一幕,是监控平台的应用场景之一。该平台自建成以来,针对城市道路、高架、桥梁和隧道等不同的交通场景,相关管理部门依托“智慧大脑”“千里眼”实现了数智监管,有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的质态。


“智慧感知” 实现实时监测预警

南通城内外河网交错、水路纵横、桥梁密布。常态化监测和评估桥梁健康状况,及时研判和预警风险隐患,数智手段尤为重要。

2021年,为加强等级航道上重点桥梁安全监管,南通市市政部门陆续在通宁大桥、滨江大桥、园林大桥等7座桥梁上安装智能感知设备。“借助布设在桥梁上的413个传感设备,实时采集风速风向、路面温度、支座位移、应力等数据,全天候‘把脉’桥梁健康。”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年8月,有货船行经通吕1号桥时,驾驶舱顶部不慎与桥梁发生剐蹭。借助桥洞下的视频监控,市政部门第一时间还原现场情况,通过碰撞数据分析,科学研判事故对桥梁结构的影响。针对全市及周边区域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情况,系统还重点关注振动、挠度等关键信息,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做到及时预警、防患未然。

健康监测系统还在打击违法运输中发挥着“千里眼”的作用。当超载车辆途经滨江大桥动态称重点位时,系统将自动称重,抓拍识别并上传记录。经过多次联合治超实践,该系统与交警、城管、交通等部门有力配合,相关风险源数据也成为现场处罚的重要依据。


“智慧巡检” 提升设施养护品质

“传统周期性道桥巡检,存在主观性强、难以量化、考核困难等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说,依托GPS定位,作业车辆抵达预设点位便会自动打卡,巡检到位率、覆盖率一目了然。一旦发现设施病害,工作人员将通过手持终端回传点位、图像等信息,实现“病害发现-任务派发-维修验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随着巡检维修等海量数据在云端汇聚,大数据分析对养护工作的指导作用也逐渐显现。市区哪些路段病害较为集中?受损设施是何种类型?有没有得到及时维修?“病害热力图上的颜色越深,代表着该区域巡检上报的问题越多。”工作人员输入具体路段名称后,该区域的病害数量、构件类型、维修记录一下子通过数据看板直观展示了出来。

“去年,我们分析发现,东方大道至静海大道段的地面道路出现了多处局部基层损坏并伴有沉陷,病害相对集中,零星修补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我们对该路面进行了综合性维修。”据统计,平均每天通过平台上报、处置事件100余起,年均处置事件4.5万起,设施养护作业效率和品质得到大大提高。


“智慧大脑” 助力应急指挥调度

今年2月,南通市出现了以冰粒和霰为主的复杂降水相态,平台监控发现,以园林大桥为代表的钢结构桥梁结冰较为严重,指挥中心立刻调度附近应急队伍开展救援处置。

每年汛期和寒潮,是市政设施应急处置的关键期。近年来,运维管理平台持续开发“应急一张图”模块,整合气象、水利数据,集成了回传视频、应急物资、抢险车辆等信息。以往只能通过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应急处置工作,如今有了“智慧大脑”指挥调度,事半功倍,节约了公共资源。

“以前开除雪车撒盐的时候,都是自己记路,有时候一不留神,就会记错,可能同一条路撒了两遍盐。”市政设施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有了应急指挥系统,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撒过盐的地方都有轨迹,只要去跑没撒过盐的地方就行了。”

“除了健康监测、日常巡检、应急处置,我们还在探索数字+市政管养的更多可能,开发排水隧道巡管养、道路挖掘审批、桥梁定检应用模块,拓展新质生产力在市政应用发展的新兴场景。”南通市市政设施管理处主任邵雪军说,拿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市政管养能力和效能。


摘自:住建部网站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住房城乡建设部就两项强制性国家规范征求意见
下一篇: 四部门联合发文 加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 要求严格落实城市工程建设地质安全相关法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