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动态要闻

奋力书写垃圾分类苏州答卷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全力构建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面发动、全民互动的“一领四动”组织体系,打造全方位推动、全社会参与、全链条闭环、全要素监管的工作模式,高质量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分类体系。

据了解,截至目前,苏州市建成“三定一督”(定时、定点、定人,督导)小区5354个,覆盖率100%,厨余垃圾分出率超2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40%,资源化利用率超85%。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中,苏州市持续位列大城市第一档前列。

全方位推动

苏州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推进会、点评会。组建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的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市委办、市政府办每年联合发布行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各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推进、督查问效,持续巩固市、区、街(镇)三级工作专班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工作推进和资源要素保障机制。

制定实施《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先后配套制定政策、标准、规范60余部,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市人大组织三级人大专题督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市政协开展调研视察、专题协商,市纪委实施嵌入式监督,确保制度落实。按照“教育+执法”原则,全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累计教育劝阻96.6万起,行政处罚45.3万起,通过严格执法有力保障了垃圾分类制度的落地见效。

树立“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鲜明导向,创新建立垃圾分类业务会商机制。各部门按照“本部门、本行业、本领域”岗位职责,细化工作举措,协同推进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在学校、医院、餐饮等各行业各领域落地实施,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全社会参与

为了引导全体居民积极参与,苏州市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居民公约,整合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居民等各方力量,形成“跑楼天团”“六点半‘垃’家常”“江惠芬”等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建成宣教基地160余处,其中2处入选2023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

充分发挥志愿者力量,组建苏州市“小蜜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团队,构建“1+ 10”志愿服务联盟,形成市、区、街(镇)、社区四级志愿服务体系。全市拥有近750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团队,4.5万名志愿者,开展宣讲、劝导、捡拾等志愿服务行动11万次,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已蔚然成风。

编制《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手册》,广泛组织“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进企业、进公园”七进行动,聚焦“新入职、新入户、新入学”三新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吸引一大批市民积极参与,推动垃圾分类入脑入心,形成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全链条闭环

全市取消10万多个零散垃圾桶点位,建设1.5万个高标准垃圾分类投放屋,大大改善了居民小区生活环境。实施“三定一督”工作模式,督导员对源头投放实行精准督导。根据群众的需求,不断优化投放模式,采取便民措施,让居民在垃圾分类过程中更有获得感,分类准确率不断提高。

按照“四不同”要求,配备不同类型的专业车辆近1.1万辆,采用不同人员、不同频次,收运到不同终端进行处置,并现场公示。推行厨余垃圾直运模式,建立“拒收拒运”管控机制,强化执法监督检查,有效解决“混收混运”难题。

秉持“末端保前端”的工作理念,按照“规划引领、适度超前”原则,全市建成每日4万吨的垃圾处置终端设施,有效满足各类处置需求。现有垃圾焚烧设施6座(共计处置能力1.7万吨/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全量焚烧、零填埋”;厨余垃圾集中处置设施12座(共计处置能力6000吨/日);建筑垃圾处置设施7座(共计处置能力1.7万吨/日)、大件垃圾处置点45处、可回收物大型分拣中心69处,全面做到分类处置。

全要素监管

搭建生活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破除数据碎片化,所有垃圾分类的设备设施和管理信息,全部入库建档,各类数据实时上传,形成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一张图”,为日常监管、考评提供有效依据,实现“一屏观、一网处”,科技赋能优势充分彰显。

定期发布考评榜单,工作专班督查与第三方测评相结合,直接考评到点。开展“星级小区”动态评定,定期排名公示,累计评定五星小区151个、四星小区375个。

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文明城市创建、节约型机关建设等专项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挂钩联动机制。深化综合评估,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市级机关年度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对各地考核实行季度通报并落实奖惩。在城市生活服务总入口APP“苏周到”设置监督区,拓展公众监督渠道,把垃圾分类监督权交到群众手中。

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自《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苏州市用韧性、耐心、定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质成效,努力书写垃圾分类新时尚苏州答卷。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将继续以“绣花”功夫不断打造垃圾分类升级版,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苏州力量。

摘自:住建部网站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海南海口多样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下一篇: 乡村振兴绘就新图景